星期日, 6月 22, 2014

面對中共紅三代  連勝文家族龜縮選市長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家族,是台灣政壇親中國的標竿,台灣這些與中國共產黨紅二代、紅三代交好的政治人物、富豪,長期壟斷,聚富上百億元,從兩岸土地到開發、投資、股票、金融商品,超乎想像。但對於自己的故事,連勝文閉口不談,總責怪他人抹紅,汙衊他是權貴


太陽花學運時,連勝文說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利大於弊」、「為什麼青年被煽動參加學運」、「可考慮退場」,接著又意氣風發說「要找回年輕人對政治的信任」。但最近連勝文被學運發起人之一陳為廷潑冷水,說許多公民團體質疑連家與共產黨關係匪淺


其實大家講話都太保守了

連勝文可是永豐金前董事,永豐銀行過去幾十年來則是由連戰家族持有最大股份、經營權。去年四月,反服貿運動的NGO還在苦戰時,台灣傳出首宗中國工商銀行參股台灣永豐銀行20%股權的合作案;今年三月十三日,永豐金在南京開台灣第一家分行。永豐金與中國資金流通管道多元,四前年,旗下永豐證券還承銷中國首家台灣赴中國上市企業、揚子江船業的TDR(台灣信託憑證)。

為什麼要講金融?因為連家、永豐合作的中工銀,正是中國五大銀行,總市值175兆元,此後中國代表官方、中共或中共無數權貴及朋友們...等等的金流、金脈、友情支持或投資順暢到台灣;你可以比喻,「過去15年,中國某些莫名資金早已透過各種管道來到台灣,如今這些金流合法化,站在前面剪綵的人正是連戰家族」這群人取得先機,還賺取無數金流手續費

有趣是,永豐銀在中國第一家銀行風光剪綵後五天,台灣爆發太陽花學運,台灣人無比贈恨兩岸既得利益者偷偷摸摸來,這也讓連家銀行新計畫無限期延長,馬政府無法私相授受與中共簽《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某程度,太陽花學運反對兩岸既得利益者,難怪提到中國議題,連勝文總低調不已;面對明天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灣「喬事情」,受害台商聯盟、反中本土社團接連要發動抗議、圍堵,連勝文今天只說:希望大家按照制度走,畢竟來者是客。

台灣現在的確是缺錢狀態,很多人說外資、中資可挹注經濟活水。但這句話完全不具意義,更凸顯商人的嘴砲。因為如果中資注入企業,得從王雪紅旗下的威盛與江澤民孫子的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案來觀察,我們還沒理解台灣商業機密技術有無因此被掏空?如果中資投入房地產,那可就完了,因為有更多台灣富豪、投資客會與中國富豪結盟炒房,中資喜愛買陽明山、台北101大樓、台北車站附近土地。台灣人最無法忍受是,中資轉投資選舉,影響政策

用錢買一切!在台灣,似乎只有遠雄集團行賄董事長趙藤雄可以如此豪邁說。但在資本主義的中國社會好像很普遍,想看歐洲城堡,就砸錢蓋一座;想買一座鬼島?好像還有投資報酬率?這是香港人今天的恐懼,也是某些台灣人隱憂的明天

連家絕對是兩岸金融業早期獲利者,因為依據《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銀行業部分,台灣銀行在中國則可申請經營台商的人民幣業務;中國銀行則可在台設分行,中國銀行投資上市台灣銀行、金控持股10%,參股金控子銀行比率可達20%


連家的親中,不是思想上共產主義、熱愛祖國,而是無數跟他家一樣的某群人,靠著兩岸不統不獨、資訊不透明的制度下,與腐敗的中國共產黨官二、三代做生意,這種利益都是幾千萬元、幾億元起跳;例如連惠心在武漢開生技藥廠,連家核心幕僚徐立德併購上海瑞金醫院的浦東分院過半股權,至於連家財產是另一個故事,但對此,連勝文總是用抱怨他人的態度,什麼都不說。


星期三, 6月 11, 2014

李鴻源、江宜樺防災都更  為建商優質服務


念完李鴻源防災都更報導後,才發現,經濟組記者在嘴砲,砲防災都更加速都市更新,房價補漲,居民等發財,這些,只是附上去的炒房語言...

李鴻源常說得很含糊,簡單講,他要擬定的專案容積獎勵高於1.5倍,接著把特定老舊社區附近的廢軍營空地,蓋成中繼住宅,政府再「輔導」周邊老舊社區居民都更,拆遷過渡時期,居民搬到中繼,都更案完工後,再搬回新社區。李鴻源規劃全台八個地點,鎖定所謂「6級地震可能會倒」的4000棟社區,其中吳興街一帶被他取名「防震型都更」(真威),那裡的陸軍保養廠則要蓋中繼住宅;為了讓計畫「有效率」,還要編列1億元行政費「輔導」這些都更案。結果有一些媒體炒作,竟然評估4年可以完工...

實務上,一棟1500戶社會住宅政府造價約30億元,防災都更單位500戶、造價約10億元,政府不會編列預算幫私地住戶公辦都更,唯一會花錢是蓋中繼住宅;如果政府「不與民爭利」,那就BOT軍營蓋住宅,把中繼住宅跟高級住宅參在一起賣。至於,李鴻源說要「輔導」居民免於地震災害,對某些居民來說,卻是威脅、要求、督促快趕跟建商都更;而這1億元行政費,其實是政府為建商排除投資障礙的免費服務。

其實,郝龍斌選舉時早就提出「一坪換一坪」2倍容積方案,比李鴻源的1.5倍容積更有開發、利益誘因。建商更不會傻到去選容積更少的都更專案。

此外,李鴻源把老舊社區講得像沒人要開發的沙漠,其實現況,老舊社區早因為郝龍斌2倍容積專案搞得建商遍地插旗,吳興街一帶保守估計有20件以上都更案,最新一個都更核定區(信義路五段150巷421弄)方圓600公尺已有7件都更案,密度不算低,吳興街一帶最大插旗者則是基泰建設(該公司主管也常出現在台北市議會)。

本質上,李鴻源要搞的是無數大型中繼住宅,再由地方政府與國防部共同經營的中繼住宅,並不斷成為周邊社區都更的安置社區,然後地方政府協助更多建商快速完成都更。另一個角度來說,國防部全台擁有無數精華區廢軍營空地,土地設定地上權讓財團開發,違背人民利益。李鴻源規劃的都更中繼住宅聽起來創新,實則在為建商減少原本要承擔的搬遷成本;此外,依法令精神,社會資源有限,中繼住宅應優先安置公共工程拆遷戶及弱勢,目前,華光社區拆遷戶有些都無法入住中繼住宅了,未來中繼住宅入住條件還要放寬標準?

綜合都市計畫與容積獎勵現況,現今都更案除了蓋一般住宅,就是豪宅,像《模擬城市》一樣單調。建商與建築師不會規劃住宅區允許使用的幼兒園等公共設施,因為回饋社區所獲得的容積獎勵與開放空間容積獎勵差不多;回饋社區成本高,做假綠地、假開放空間成本低又可以拉抬房價,所以、當然,都更案不會有太多社區需要的公益性,結果又把都更社區旁的廢軍營空間規劃做都更中繼宅,這會不會太浪費?

張金鶚開口閉口都說都更案要以和為貴,但沒有財富公平、合理分配、資訊公開,住戶與建商就不會有和平;有些建商利用資訊不透明,養套殺居民,雙方溝通不足,民權紛紛抬頭,實際上,都更案期程從4年到20年都有。那些評估4年可以完工的記者、政府官員,是在幫忙炒地?

都更制度出問題的是容積獎勵、人與人利益拉扯,絕不是行政流程,難道政府1億元行政費就就可以把這些擺平?更何況那1億元還是我們的納稅錢!